教師資格證中小幼綜合素質易錯題24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8-12 16:29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寫作題

96.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有一位古代詩人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材料二:

有一位現(xiàn)代出版界的人士說:“真正的大文章家,以政治家、思想家為多,而專攻文章,以文為業(yè)的反而少。”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fā)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

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于800字。

97.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南京地鐵運營公司發(fā)布檢修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95%的自動扶梯右側梯級鏈磨損嚴重。這再次引發(fā)公眾對于自動扶梯“右立左行”規(guī)則的反思。

有人認為:安全重于效率,為了安全應該改變“右立左行”的規(guī)則。

有人認為:在效率至上的年代,高效就是一切。磨損嚴重就要加強檢修,別把問題甩給大眾。

有人認為:沒有哪一法律允許在高速路擁擠時,廢除應急車道來提高效率,規(guī)則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fā)的聯(lián)想和感悟,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

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96.【參考答案】

第一步:審題。

本題屬于材料作文,要求論說文,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

第二步:立意。

本題可通過概括材料法進行立意。本題由兩則材料組成,材料一出自南宋詩人陸游的《示子遹》,是陸游給他兒子陸遹寫的一首詩,他通過詩文告誡兒子:寫詩不可只流于表面光鮮亮麗的辭藻,在詩文上有所造詣的詩人,往往需要苦心鉆研生活,不斷的積累經(jīng)驗和在生活中歷練,這便是“詩外工夫”,只有有了這樣的功夫,才可能真正寫好詩;材料二中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現(xiàn)象,即專攻文章的學者往往并不出色,反而是那些反思生命本源的哲學家或為人民謀福的政治家卻更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這也體現(xiàn)了,要想寫好文章,成為寫文章的大家,不能僅僅關注于寫文章本身,而應涉獵更廣,要擴大眼界、放大格局,當然也要基于實踐、學以致用。因為,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是扎根于現(xiàn)實的。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當我們對生活有了足夠多的觀察與反思,寫出來的文章才可能更受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綜合兩個材料的核心,本題可從精專來源于廣博,藝術來源于生活來立意,也可以從跨界或學以致用的角度進行創(chuàng)作。

可參考的標題有:從“博學”角度來寫,《打破知識的藩籬》《博觀約取》《厚積薄發(fā)》《做新時代的斜杠青年》《既要一專,更要多能》《要專業(yè),更要廣博》《學習要敢吃雜糧》《學習要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正當時》;從“跨界”角度來寫,《學習也要跨界》《走出專業(yè)的牢籠》《不被專業(yè)捆住手腳》《沒有無用的學問》;從“學以致用”角度寫:《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立足現(xiàn)實,下筆生花》《佳作系于生活》《知行統(tǒng)一》等。

第三步:布局。

開頭:文章開頭可通過排比式、設問式、引用式、懸念式、闡釋式、對比式等方法,順其自然地提出中心論點。中心論點既要和材料的內涵一致,也要貼合寫作的內容。本文使用比喻排比式開頭,增加了文章文采和語言氣勢,提出的中心論點是打破知識的藩籬。

中間:結合“打破知識的藩籬”的中心論點,可以進一步展開論述,通過比爾·蓋茨、諸葛亮和趙括三個事例分別論證打破知識藩籬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論點。在論述過程中,考生可以采用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等論證方法,豐富文章結構。

結尾:對分論點進行簡單分析,總結概括,需要注意的是結尾部分的論述角度要與開頭或中間相符合,做到首尾呼應。本文最后總結前文,緊扣中心,并發(fā)出“廣博的學習”的號召。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考試公告

教師資格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報考條件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

責任編輯:欣欣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資格通用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試卷分析匯總2024年教師資格人物考點手冊匯總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考前必考點匯總2024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考前心理調整匯總2024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前沖刺很關鍵,心理調節(jié)有2024年下半年教師資格準備充分,杜絕意外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在線客服×